教师行业,不仅能享受着学生与家长的尊重与重视,还能够享受到更高的职业认可度,而教师又被称为“人类灵魂工程师”,可见其岗位有多么重要了。
(资料图片)
教育问题无小事,教师作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“引路人”,师风师德也尤为重要,但在很多家长的眼中,却对教师“又爱又恨”,尤其是谈及补课、送礼时,那家长也很是无奈。
医疗、住房和教育,也并称为当代人们身上的三座“大山”,而医疗机构的大整顿,也让很多老百姓纷纷翘首以盼,期望能够整顿其他行业。
学生教育乃重中之重,更是诸多家长重视的问题,尤其是年轻家长,为了不让学生“输在起跑线上”,也可谓是煞费苦心了。
一位家长在网上发文吐槽,自己是外地嫁到辽宁,孩子正上小学,但临近开学自己却越焦虑,无他,开学也意味着一年一度的“教师节”要来了。
教师节也意味着要“送礼”,而家长跟丈夫聊天,抱怨表示:你们东北送礼风气也太差了,好好的一个教师节愣是过成了送礼节。
丈夫却很平常的表示,全国都送啊,这有啥可稀奇的,但家长却坦言表示:为啥亲戚朋友都说没送过呢?而家长也询问网友,“教师节要送礼吗”?
其实教师节的本意,是为了让学生感念师恩,清楚教师的付出与不易,并争取用更好的成绩去回报老师,但对于很多家长而言,却认为老师过节你不得“表示”啊?再说了,别的家长都表示,就你不送,擎等着教师给学生“穿小鞋”。
而网友也直言表示:看破不说破,送了也要说没送,这是“规矩”!还有的网友认为,家长多少带点“地域歧视”,凭啥说东北送礼风气差,其他城市更“卷”好不好!
更何况家长声称自己朋友同学等,都没有给老师送过礼,就确定他们说的是实话吗?毕竟这种事情本就不能为外人道之,若是真说送了的话,那岂不是“坑”老师嘛!
网友也直呼,真正送了的人才不会大肆声扬!的确,有的家长想要老师多多关照下学生,便会不自觉的讨好教师,还有的家长为了“随大流”,也不得不送,但若是把事情放在明面上来说,多少也沾点不礼貌了。
教师的言行举止,也会影响自身的“饭碗”,而按照教师行为准则来看,若教师存在收受礼品、礼金,或是存在不雅行为、体罚学生等情况,那违反者也会予以相应处罚,情节严重还会进行辞退,收回教师资格证等。
每个教师的性格和想法不同,对待学生和家长的态度也并不同,相比较来讲,年轻教师收礼的情况会更少一些,深知“无功不受禄”的道理,但很多老教师却习以为常,认为有的家长送礼是求“心理安慰”,适当收一点,反而能让家长宽心等。
但笔者认为,收礼的多少也影响教师“饭碗”的牢固度,尤其是公立学校教师更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,可别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,实际一查一个准!
良好的师风师德,往往也是衡量教师的重要依据,但当教师和“收礼”二字挂钩,那师德也堪忧,即使教学水平再高,那情节严重者,也会被学校踢出教师队伍,这也是很现实的问题,毕竟教育本就是一片“净土”,容不得乌烟瘴气的存在。
家长需调节好教育心态,保持一颗“平常心”面对教师,而不是刻意讨好、贿赂教师,毕竟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,若是教师存在失职行为,那家长也要合理保障自身权益,而不是连与老师的交流也要“内卷”,那只会滋生出不良风气。
年轻教师也要整顿教育风气,肃清不良现象,尤其是对送礼物、红包等行为的家长,要严厉拒绝,更要知晓“贪小便宜吃大亏”,谁又能确保是礼物还是“陷阱”呢?教师可别拿“饭碗”开玩笑。
写在最后:教师队伍并非“一潭死水”,只有不断地变化才能更好的发展创新,而教师也要懂得,什么事情可以做,什么事情不能做,尤其是收礼、收钱等本就违法教师行为规范,那句“若要人不知,除非己莫为”,教师可别装糊涂!
话题:你认为教师节需要送礼吗?
记得点一点关注,我们下期再见啦~
(图片均源于网络,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
标签:
要文